藍營軍系團體14日中午舉辦聯誼活動,「藍天行動聯盟」主席武之璋怒嗆朱立倫選舉後裁撤黃復興黨部是先殺功臣,並建議黃復興全部暫時移到新黨。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秘書長羅睿達則說,支持黨的改造進步,但先射箭再畫靶的粗暴改革,很難不引起反彈。

「黃復興」是國民黨「國軍退除役人員黨部委員會」的代號,主要目的是服務榮民及榮眷,成員約17萬人,實際擁有「黨權」(可參加黨內選舉投票者)的大約有83000人。黃復興黨部目前在國民黨內發揮的主要作用,是在大選中團結投票支持國民黨反對民進黨,以及在需要黨員投票的黨主席選舉中形成關鍵力量。

國民黨這次下決心裁撤黃復興黨部,除軍系立委及議員抗議外,其他黨內從政者大多樂觀其成。他們認為黃復興黨部思想保守,忽視基層,與政治真實面嚴重脫節。在地方作為特殊黨部結合程度低,且花費甚巨,一年開銷新台幣6000多萬元,甚至每月花費2500至3000萬元,相比文宣部門每年約1千多萬元,青年、婦女等單位每年共1千多萬元,資源配置失衡明顯,組織管理挑戰大。

除此之外,黃復興黨部服務對象的人數也在減少,近幾年召募的新黨員,早已不是軍人、榮民或軍眷、榮眷,而是陸配、新住民等一般黨員。考慮到目前40歲以下的退伍軍人已逐漸社會化,政治立場跟社會分布差不多,很多都不是國民黨黨員,各地方黨部需一起努力因應,讓更多人支持國民黨。

朱立倫改革整併黃復興黨部只是開始,第二個改造對象將是國民黨智庫,黨內人士表示,智庫一年燒6000到8000多萬,三年超過2億。以現在國民黨內外交迫的財政狀況,要繼續維持這些高額支出相當困難。

由此看來,朱立倫的改革想法非常明確,充分發揮了他的會計專長,重新調配黨內資源,增強國民黨戰力。只是資源重新分配後的花錢效果,以及「人頭大戶」和地方派系的平衡,還有待觀察。